一本书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首页>都市>重生之商海浮沉

第三章康复路

小说:商海浮沉:我的1991作者:风之杀时间:2024-07-14 01:00:02

  “姐,你在干嘛?”   李卫东上楼的时候,李锦华还在楼梯间的过道里怔怔的发呆,后者迅速反应过来收拾好心情,摇头道。   “没什么,就是想点事儿。”   “等会姐去上班,你在家里好好休息,晚上姐给你买你最爱吃的芙蓉饼。”   李卫东听着这哄小孩的话顿时一愣,随即摇头道。   “不了,我下午打算出去走走。”   “走走?”   “嗯,就是溜达溜达,看看有没有什么事情做。总不能就这么在家里闲着,你弟我好歹是二十来岁的大小伙子,怎么着也不能叫姐你一直养着。”   李卫东说完,李锦华愣了愣。   好似怎么也想不到这种知书达理的话竟然会从自己弟弟李卫东的嘴里说出来,她下意识的就像拦着,可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却最终忍住了。   “说什么傻话,我是你姐。”   “嗯……你想出去遛遛,这挺好的,你要是真能找个正经活儿干,姐也为你开心。”想了想,李锦华从包里掏出一个小小的荷包来,拉开拉链,里头装着一些零零散散的毛票,一毛,两毛,五毛一块的都有。   李锦华捏出一张一块的,然后手指顿了顿,又捏出了一张一块的递给李卫东,开口道:“这是两块钱,你拿着,想买什么买什么,姐……有钱。”   “还有啊,什么养不养的,姐愿意,你别听你楠楠姐瞎说,我可是你亲姐。”   亲姐……   李卫东沉默的伸手接过。   只是眼皮子却没来由的有点发酸,但好歹忍住了。   恰在这时候裴楠楠的声音在楼下响起,李锦华连忙收拾好东西往楼下走,站在栏杆边上李卫东看着李锦华离开的背影,手里的钱顿时捏得很紧。   他深吸了一口气,眸光逐渐坚定起来。   天空很蓝,空气也很好。   1991年的江州还远远不是后世中到处钢筋水泥的一线城市,高楼大厦有,但却很少,路面上也远没有后世那般整洁。   有人说,往后的三十年,是科技飞速发展的三十年。   踏上了高速发展列车的华夏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从一个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发展中国家发生了惊人的蜕变。   但在李卫东眼中,2024年的华夏虽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却远远没有九几年这般令人惊叹的幸福指数。   房地产还没有形成泡沫,智能手机更没有广泛运用。   或者说别说是智能手机,就连保持通讯的工具也基本上只能靠11路和贯穿大街小巷的邮局信箱来解决。   仅有极少数先富起来的一批人腰间别着砖头大的大哥大和BB机,咆哮在街头上的一脚踹成了当下江州最亮丽的风景。   但李卫东沿着公路往前走,无数张奔忙的笑脸和他擦身而过,却偏偏洋溢着充实和幸福的感觉。   这时候,高昂的房价还没有成为老百姓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   周遭扑面而来的烟火气,如同是逐渐在李卫东徐徐展开的老照片,开始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李卫东记得很清楚。   后来有大佬说过,这是九十年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遍地黄金的年代。   更是一个站在风口上连猪都可以迎风飞翔的年代,但李卫东心里却并不这么觉得,并非没有道理,而是说当下的经济体系仍在实体内发展。   老百姓存放在银行中不断增长的数字之所以选择房地产来作为投资的对象,也是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的局势所左右。   钱变成了房子,而居高不下的房价,逐渐开始变成每家每户实体的存款。   而只有能够将老百姓还未落在即将起势的房地产存款从银行中率先掏出来的,才能真正地主宰这个时代。   不过李卫东也仅仅只是想想罢了。   兜里满打满算总共就只有两块钱,连票价一毛的公交车他都舍不得坐,玩鸡毛的商海沉浮。   李卫东的脚步在一条商业街前停下。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条康复路是后来江州服装批发的主要供应地,而在91年已经开始有了雏形,随地可见小摊位上可以见到的商品种类其实不少。   率先完成了贸易转型的沿海地区,其商品种类和贸易形式经由港台发酵已经在内地开始飞快传播。   “走一走看一看咯,涤纶面料,的确良应有尽有,还有最时髦的牛仔裤,都来瞧一瞧看一看咯。”   “走过路过别错过,物美价廉,量大从优。”   李卫东顺着康复路往里走,偶尔停下脚步和商贩们交谈两句,心里逐渐有底。   “哥们来我这看看?”   靠在阴凉处休息的时候,一个声音在背后响起。   李卫东扭头就瞧见树荫下头的摊位上,一个年龄和他差不多的小青年正朝着他笑,这人梳着当下时兴的中分头,上身穿着的确良衬衫,胸口处挂着港台地区惹火的蛤蟆镜,妥妥地走在时代的流行前沿。   不过和别家的摊位相比。   这种分头摊位的旁边摆着一个捂着棉被的泡沫箱子,隐隐有丝丝的凉气冒出来。   嗯……有点生意头脑,但不多。   “来根冰棍尝尝,这天儿热死个人。”   李卫东笑了笑,没回答,而是掀开了棉被瞧了瞧,里头摆着的是江州城本地的特色冷饮钟楼小奶糕。   “谁说不是,今年可比往年热得多,怕是没进三伏就得过了四十度。哥们要几根,一毛五一根,三根四毛,成本价。”   中分头回了一声。   李卫东点点头,摸出一块钱递过去,笑道。”拿一根就得,就是凉快凉快。”   闻声,中分头连忙数出钱来递了过去。   “得,找的钱你点一下,我这小奶糕都是从雪糕厂先进的,吃着凉快。对了,哥们来康复路是要进货?”   “就是随便看看。”   李卫东没接,倒是来了点兴趣。   摊位前头摆着冷饮,他本来以为是对方是借着做买卖的,而听对方话里的意思,显然并不打算靠这个挣钱,只是为了做顺水人情的。   单是这一条,就证明这哥们脑子是个灵光的,有点做生意的头脑。   “嘿,哥们不用拘着,拿着吃就行,一看你就是来康复路进货的。”   中分头笑着说完,一副你瞒不了我的神情。   “何以见得?”   一听这话,   李卫东笑着问道。

手机上阅读

点击或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