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首页>历史>反败为胜的意思

第二章 朕竟是亡国之君?

小说:反败为胜作者:竹油拌饭时间:2025-06-20 04:30:04

  爱信不信!

  骑手朱由检对崇祯皇帝的驳斥一点儿也不感冒。

  反正也就是呆在这里无聊,找个人说说话罢了。

  而且,这崇祯皇帝怎么也出现在这个空间里了?难道他也死了?

  但是这不合理啊,他要是已经死了,怎么会不知道大明亡国了。

  对于这个问题,骑手朱由检想不通,也不想去研究了,反正都已经死了,没意义。

  “哼,你无话可说了吧!”

  崇祯皇帝见对方闭口不言,冷笑道,像一只斗胜了的公鸡。

  骑手朱由检不理会,完全无法沟通,时代鸿沟太大了。

  思想差异太大,很难让对方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话。

  而且,在这里,骑手朱由检除了自己,什么都没有,说的东西也无法证明真假。

  无论如何也是无法让崇祯皇帝相信自己所说的一切的。

  所以,骑手朱由检不想说话了,说了也白说。

  还要惹来对方无端的人身攻击,自讨没趣。

  “怎么?哑巴了?”

  “朕就说你是在胡言乱语吧,编不下去了?”

  崇祯皇帝继续刺激道。

  不知为何,崇祯皇帝内心深处还是想再听听对方继续说一些话。

  或许是在这里没有其他人,实在是太无聊了吧。

  “好了,朕恕你无罪便是了。”

  “眼下我们都被困在这里,也没有其他事可做。”

  “朕姑且就把你的话当个故事来听吧,朕不再问罪你了。”

  见对方依然不理不睬,崇祯皇帝语气软化了不少。

  虽然是皇帝,但是毕竟这个年龄正是好奇心重的时候,耐不住寂寞。

  “好吧,朕向你道歉,是朕错了!”

  “你说的那些倒是有趣,朕还想再听听,请先生再讲讲吧!”

  过了好长时间后,见对方依然沉默,崇祯皇帝进一步放低了姿态。

  呵,知错就改,倒是符合你的心性。

  历史上你也多次下罪己诏,只是你越改越错啊!

  骑手朱由检见此情景,心里再度叹道。

  “好吧,那我就再讲讲,可不许再无端对我辱骂攻击了。”

  骑手朱由检终于开口道。

  “好,朕承诺绝不再无端辱骂先生了。”

  “朕想请问先生,大明是何时亡的?”

  崇祯皇帝姿态放松好奇的追问道。

  作为大明皇帝,自然是很关心自己的大明还有多少国运的。

  历史上历代王朝亡国的多了,崇祯皇帝自然也不认为自己的大明能够千秋万代。

  “你真想知道?”

  骑手朱由检有些似笑非笑的问道。

  “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崇祯皇帝做出一副学生的姿态请教道。

  “既然如此,我就勉为其难的告诉你吧。”

  “事先强调一点,听完后你要保持镇定,不要言语攻击我了!”

  骑手朱由检面色一正,先打个预防针。

  “朕保证,无论先生的答案是什么,朕也会保持镇定,绝不辱骂先生。”

  崇祯皇帝信誓旦旦的承诺道。

  “那你且听好了!”

  “根据历史记载,大明王朝亡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骑手朱由检缓缓开口道。

  此言一出,如同惊雷一般在崇祯皇帝耳边炸响。

  “什么?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大明怎么会亡在朕的手中,皇兄赞誉朕为古之尧舜。”

  “自从登基以来,朕日日勤勤恳恳处理国事,从不敢有片刻懈怠!”

  “朕虽然不聪明,但是也很勤劳,也不是昏君暴君。”

  “大明绝不可能亡在朕手里!先生这个玩笑开大了,一点儿也不好笑。”

  崇祯皇帝一阵大喊大叫,倒是保持了克制没有再辱骂骑手朱由检了。

  “根据史料记载,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农民军首领,闯王李自成率领百万流寇攻破京师。”

  “后世谥号明思宗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京师城坡当日亲手提刀杀死了后宫嫔妃,包括皇后,以及皇子皇女,仅有太子朱慈烺幸免。”

  “而后,崇祯皇帝于皇宫后山煤山上的那颗歪脖子树上上吊自尽了。”

  “在上吊前,崇祯皇帝咬破手指,在自己的衣服上写下血书遗言: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陪同崇祯皇帝上吊的只有太监王承恩一人!”

  骑手朱由检不顾崇祯皇帝的失态,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说完后,骑手朱由检便暂停了下来,这就是之前崇祯皇帝要的答案。

  “流寇攻城,诸臣误朕,无面见祖宗,无伤百姓一人!”

  ……

  崇祯皇帝如同魔怔了一般,嘴里不断的重复着骑手朱由检的话。

  这些话怎么就与自己的心境如此契合呢?

  骑手朱由检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崇祯皇帝自言自语,也不打扰。

  明明之前是他自己说只是当个故事来听的,怎么入戏这么深呢。

  “先生,这,真的是真的吗?”

  “虽然听起来很合理,若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朕想想很可能会按照先生所说的那么做。”

  “但是,朕还是不愿意相信啊!大明怎么能亡在朕的手里呢?”

  “请先生教我,为何大明会亡在朕的手里,难道是朕太昏庸了吗?”

  崇祯皇帝一脸悲切的说道。

  虽然不确定此人说的是真假,但是崇祯皇帝能够深切的感受到内心的悲凉。

  “陛下不必入戏太深,现在我们都被困在了这里,还有没有以后还很难说呢。”

  “姑且就当个故事来听吧,不必太过较真了。”

  骑手朱由检有些不忍的安慰道。

  “是,是朕着相了。”

  “还请先生继续解惑,为何大明会亡在朕的手里?”

  崇祯皇帝此时像个乖宝宝一样,渴求的问道。

  “根据史料记载。”

  “崇祯皇帝一生节俭,事必躬亲,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处理政务,直到半夜才入睡。”

  “这也导致崇祯皇帝迅速的衰老,三十出头便已是半头白发了。”

  骑手朱由检继续解答崇祯皇帝的第二个问题。

  崇祯皇帝在一边听的连连点头。

  这说的确实就是自己啊,虽然距离三十岁还很远,但是节俭和勤恳是事实。

  不容啊,终于听到两句大实话了。

  “但是!”

  听到这两个字,崇祯皇帝的耳朵不由竖了起来,划重点了。

  “但是,崇祯皇帝自幼在深宫妇人手中长大,没有受到过系统的帝王教学。”

  “也没有任何的为政经验,且涉世不深,登基时也还年幼,没有识人之能。”

  “所以,很容易被文官集团给哄骗误信小人。”

  “比如,刚刚登基之时,崇祯皇帝听从了东林党官员的话,大刀阔斧的清除了阉党。”

  “东厂提督魏忠贤与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皆被处死,还有大批阉党官员也被处死。”

  “魏忠贤和田尔耕是可以处死,但是崇祯皇帝不应该也大幅度削弱了东厂和锦衣卫的实力与职能,断掉了自己的耳目,变成了一个聋子和瞎子,任由文官哄骗。”

  “直到崇祯皇帝年长,吃了不少亏后,才醒悟过来被文官给骗了。”

  “所以才会在上吊的时候写下皆诸臣误朕!”

  骑手朱由检缓缓道。

  对于这些,崇祯皇帝听起来感觉不太舒服,但是也没有反驳。

  想想,说的确实有道理,自己不就是这样么。

  “当然,这些都只是大明亡国的表象。”

  “若是大明处于中期,皇帝即使无能昏庸,也不至于亡国。”

  “大明亡国的深层次原因是根基早已腐败不堪了,无法再支撑这个庞然大物继续前进。”

  听到这里,崇祯皇帝再次集中注意力。

  原来大明灭亡的原因不完全是自己啊,这个说法倒是有些新鲜,涉及到自己的知识盲区了。

  “大明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发展,文官士绅集团不断的膨胀,在全国各地大肆兼并了许多许多的土地。”

  “还有勋贵集团、宗室藩王、边军和卫所军头等,也在不断的兼并土地。”

  “这些人兼并的土地可是不交税的,导致大明无法收上来税收。”

  “没有钱,边军如何供养?边军没有饷银,吃不饱肚子,还要被军头们奴役,还有什么战力?还如何忠心王事?”

  “一旦此时发生了内外的动乱,军队无力扑灭,动乱越来越大,大明就会不断的失血衰弱。”

  “直到,最终亡国!”

  说了这么多,骑手朱由检感到嗓子有些干了,暂停了一下,可惜没水喝。

  对于这段话,崇祯皇帝也很认可。

  国库确实没钱啊,自从大明开国以来,税收就在不断减少。

  之前,从来没人和他讲过这些,并不了解真实的情况。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心中一动,回想起了之前,这位先生所说的农明军领袖率领着百万流寇攻破了京师。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后面发生了内外动乱才导致了大明灭亡吧。

  崇祯皇帝在心里想着,却表面上继续倾听先生的讲解。

  “崇祯皇帝也是运气不好。”

  “此时正值数百年一遇的气候变化,导致大明北方遭受了连年大面积的干旱。”

  “早在天启年间,陕西就已经发生了持续数年的大面积干旱,粮食绝收。”

  “而朝廷又不思赈灾,还要继续逼迫受灾的百姓交税。”

  “许多被逼无奈走投无路的百姓从贼当了土匪。”

  “直到崇祯元年初,陕西地区的土匪规模越来越大,这些土匪相互串联联合在一起,汇集了十几万匪寇在陕西安塞扯旗造反。”

  “自此拉开了明末波澜壮阔的流寇大幕。”

  “朝廷虽然派兵剿匪,但是天公不作美,干旱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剧了。”

  “直接从陕西扩散到了山西、河南等地。持续了数年甚至十几年的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流寇流窜作乱,无论走到哪里,都有饥民相从,流寇越剿越多,大明北方到处都是流寇的生存壮大土壤。”

  “恰逢此时,辽东建奴也不断配合匪寇给大明放血。

  “在崇祯二年秋,建奴十万大军绕过辽东宁锦防线,从喜峰口入关,劫掠大明京畿之地。”

  “对大明北方的经济、人口以及社会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也帮助流寇吸引兵力减轻了压力,给了流寇喘气恢复的机会。”

  “大明在本就衰弱不堪的状况下,被流寇和建奴相互无形中配合一直给大明放血。”

  “直到,大明的最后一滴血也流干了,流寇也进攻到了京师,并最终攻破了京城。”

  “大明至此灭亡!一个驿卒出身的流寇做了皇帝。”

  “但是这个皇帝也没有做多久,不到半年的时间,便被辽东军引着建奴入关灭亡了流寇打下来的江山。”

  “虽然北京城被攻破后,有藩王在南京登基,但是也只是再坚持了十几年,便被建奴彻底给灭了。”

  “此后,这华夏大地,便是建奴当家作主了,奴役了我华夏儿女三百年。”

  骑手朱由检一口气简略的说完了大明灭亡的深层原因和大概过程。

  这些话听的一边的崇祯皇帝如此如醉,仿佛身临其境。

  似乎,这就真的是大明未来的命运。

  天灾人祸,内忧外患,没钱没粮。

  环环相扣,大明如何还不灭亡!

  。

手机上阅读

点击或扫描下载